中国稀土提炼技术如何从零到世界第一? 徐光宪夫妻是关键

koznak盒子版
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koznak盒子版 > 新闻动态 > 中国稀土提炼技术如何从零到世界第一? 徐光宪夫妻是关键
中国稀土提炼技术如何从零到世界第一? 徐光宪夫妻是关键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07:53    点击次数:78

你是否想过,为什么中国能牢牢掌控全球90%的稀土市场?为什么我们的军舰、战机、新能源汽车能快速发展?这背后,是一对科学家夫妻用毕生心血书写的传奇。

在上世纪70年代,中国虽坐拥全球最大稀土储量,却因技术落后只能"按吨卖"原材料。当时分离1吨稀土元素需要上千个萃取罐,成本高得惊人。西方国家用技术壁垒将稀土价格压至极低,中国守着金矿却过着"穷日子"。

1972年,化学家徐光宪与妻子高小霞毅然转向稀土研究。面对实验设备匮乏、技术资料封锁的困境,他们放弃照搬美国的"离子交换法",转而独创"串级萃取理论"。这一革命性技术通过精确控制酸碱度和流量,将稀土分离纯度提升至99.9%,设备需求从上千个缩减至几十个。

1980年,徐光宪团队在包钢建成第一条生产线,生产成本直降四分之三。中国稀土从此告别"贱卖"历史,开始"按克算"的高附加值时代。到90年代,我国稀土分离技术已领先全球,美国钼公司等国际巨头被迫退出竞争。

更令人敬佩的是,徐光宪夫妻主动公开专利技术,推动全国建立百余家稀土企业。他们培养的学术梯队持续创新,使中国不仅掌控原料,更主导着稀土应用产业链。今天,从战机发动机到新能源电池,从激光武器到智能手机,中国制造的底气正源于这对"稀土伉俪"打下的根基。

徐光宪曾说:"科学家要有骨气,更要有底气。"他们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科研报国。当中国电动车驰骋世界,当歼-20翱翔蓝天,我们不应忘记:这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辉煌。稀土强国的故事,永远镌刻着徐光宪和高小霞的名字。

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

作者声明:作品含AI生成内容



  • 上一篇:最美职工丨杨彦锋:开出幸福公交
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  • Powered by koznak盒子版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